收藏还原太极拳谱之本貌王宗岳

要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 http://www.wxlianghong.com/

推荐阅读经典原创文章:鹅梨帐中香的前世今生

王宗岳《太极拳论》校译诠释

[正文]

太极者,无极而生,阴阳之母也。

[校勘]

(1)本篇全文采自陈微明的《太极拳术》

(2)许霞厚,即许禹生的《太极拳势图解》,和陈炎林的《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》篇题《太极拳经》。改论为经,实非笔误,乃推崇之意。

(3)[许本]和[炎本]于“无极而生”之后,增“动静之机”四字。正如沈寿所言:“细审周敦颐(-)《太极图说》阴阳一太极也,太极本无极也’,与太极拳论太极者,无极而生,阴阳之母也。’两相对照,词虽各异,义无不同,后者显然是根据前者文字加以翻新的,亦由此可以推断,动静之机’确系后人所加。因较早见于许本’,故疑为许禹生所加。然该四字系根据宋代理学派创始人周敦颐《太极图说》无极而太极,太极动而生阳,静而生阴。静极复动,一动一静,互为其根;分阴分阳,两仪立焉’句的意思而增益的,与原意倒也无甚不合。”

[诠释]

太极之一名,自为中国哲学之最高概念,然太和、太一、太素、太初、太始,亦皆为太极。其名首见于《易·系辞上》:“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”句。(有个别学者认为《系辞》晚于《庄子》,“太极”一词首见于道家典籍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道……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,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。”句。然此论颇有争议,所以仍遵多数学者和拳家之论。)

“易有太极”,易何以有太极,太极究为何也?

这是因为《易》学理论涵括了“太极”。老子曰: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太公《阴符经》曰:“自然之道静,故天地万物生。”由此推见,道法自然,则自然之道静;自然之道静,则天诚万物生;运行化育,生生不息。所以,静者生生之本也。《易》曰:“生生之谓易”,前之生者,生之本;后之生者,本之生。此本即为太极,故曰,易有太极。

太极也者,太之极也。太极者,不可极而极之谓也。法演先天,化生于一,一气斯析,真宰自判,交映罗列,万灵肃护,阴阳判分,是谓太极。古哲名以太极,本含深义。太者,大也,高也,无上之称,无上之先则始也;极者,最也,尽也,无下之谓也,无下之后则终也。故太极者,即始终也。又太者,大也,空也;极者,无也,虚也,虚无之指,故太极者因其无可名状,而又名称太虚。而虚无者仍即终始之义。太极者,太以虚,虚以空,空以无,无以静,静生动,动则化,化则极,极则变,变则复,复则静,静归无,无返空,空不虚,还其本来面目,宇宙万物皆循此绝对终始之大道。始者终之始,终者始之终,则始终如一。哲者解此“一”即为太极。

老子曰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”道生一,即道者一也。一者,混然一气也。老子又曰:“有物混成先天地生……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。”即是说,天地万物没有形成之前,宇宙太虚只存在混然一气,天地万物由这混然一气所化育产生,其为天地始,为万物母。但这混然一气,变幻莫测,很难用语言文字来表达,遂强名之曰“道”。

而《易经恒解》等解太极系浑然粹然,一气氤氲,象其混沌之初,有物而无形,有情而无名,无称之称,不可得而强名之者。

唐代孔颖达作《正义》等,认为太极本无所指,盖虚无之代辞。其曰:“太极为天地未分之前,元气混而为一,即是太初,太一也。”宋代杨万里说:“元气混沦,阴阳未分,是为太极。盖太极者,一气之太初也,极之为言至也。”

戴东原《诸言》解太极,以为太乃无上之称,极有会归之义。故太极者,始生藏归之谓也。

宋代李觏说:“惟初太极,道立于一,造分天地,化为万物。”可见“太极”即“道”,“道”即“太极”,“太极”与“道”同一。

“无极而生”之“无”,源于老子“有生于无”。本论“无”拟作原始的“元”、“宇宙”、“无形象”、“无穷量”、“万物”解。如老子的“无名,天地之始”、“先天地万物而存在谓之无”。无极也者,无之极也。原始混沌也,无形无象,无虚无实,无生无灭,无起无复,无动无静,无刚无柔,无顺无逆,无高无下,无左无右,无大无小,无多无少,无轻无重,无长无短,无始无终,无方无位,无计时间,无为空间,无所谓空,亦无所谓无,无相对待,无相绝对,无以为言,无可为象,无为之指,故名无极。无极乃宇宙之本,无地之始,万物之源。

无极无空之象,“犹白纸之闲置,未始欲为也”,无久必生有,无极而后生化太极,即无极气满相激,派生太极。所以邵子雍说:“是以开物为先天,成物者为后天,无极而太极者先天,太极而阴阳者后天。”无极因其无形无象而形象合同;因其无动无静而动静浑然;因其无刚无柔而刚柔既济;因其无虚无实而虚实渗透;因其无顺无逆而天道自然;因其无阴无阳而阴阳合德;因其无始无终而往复循环,所以规物理而成终始。终者始之终,始者终之始,则始终如一。“一”者,太极也,道也。所以规化育而成循环之道,所以说“太极者,无极而生”。但“无极而生”句,显然是源于周敦颐《太极图说》中所说的“无极而太极”、“太极本无极”等语,其原意是从“无极”化生“太极”,时非太极之前另有“无极”。所以虽有“无极者太极之先”的说法,亦仅仅是“无极而太极”孕育化生,资始资生的关系,即“太极本无极”,“无极即太极”。

“阴阳之母也”的“母”源于《老子·五十二章》中“天下有始,以天下母。既得其母,以知其子;既得其子,复得其母。”王弼注本为:天下有始,以为天下母。既知其子,复守其母。“母”在此作本体解。

老子说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之“道生一”,即道者一也;一者,混沌一气,混然一气也,初始未分,即为太极。混然一气运动而分阴阳二气,抱阴负阳,一奇仪阳,二偶仪阴,谓一生二也。阴阳二气相交合,便产生新的物体,此即二生三也。新物体又包含阴阳两个方面,复交合,又产生新的物体,天地万物就这样产生了,此为三生万物也。所以阴阳为万物之父母,亦即太极为万物之父母。太主始生,极主藏归,太上以启下,极尽而生有,故太极也者,始生藏归,终始相生之谓,开两仪,化阴阳,肇生万物,为阴阳之母体,故曰“太极为阴阳之母”也,亦为万物之母也。即“太极是阴阳不可分割的共同体”。

太极而阴阳,绝对之相对,阴阳而太极,相对之绝对。明乎绝对相对之常变,则太极对待之旨,自可了然,而其中精蕴,亦大得其半矣。

[正文]

动之则分,静之则合。

[校勘]

诸本均同。

[诠释]

动者,运动也,变易也。静者,动之静也,势也,亦动也,非然无动而静也。太极乃动静之契机,阴阳之母体。蕴动静于其内,含阴阳于其中。动静开合是太极拳运动动作之基础。动有机而静有势,太极拳动时存静势,静时寓动机,动静互为其根,以动而成机,以静而成势,机中有势,势中成机,机势难分,此太极之妙也。

“稽太极修为之动与静,本是因果显象而生分别之相对概念”。动之与静,原本一体,一体而二用。阳动以浑,阴静以成,静极自动,动极致静,其静如动,其动如静,动静浑成,故无谓动静。动静相应,动静相须,动静交互,动静均衡,动静合一,动静浑然,则太极之象成矣。

太极拳运动静与动两个方面,静为势为本,在相对的静止状态中,“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”,是“动之复归”,即所谓“动中静是谓真静”。而动则为态为用,在相对运动的状态中,动是静止的萌化,即所谓“静中动是谓真动”。静动势态是不可分割的,静动体用是合一的,静中以求得动之机变之态,即无极态;动中以求得静之随应之势,即太极势。动中处静,静中寓动,相连不断,循环不息。正如《太极拳释义》曰:“夫动静无端,阴阳无始,太极者,其枢纽机关而已。太极拳当行功时,中心泰然,抱元守一,未尝不静,及其静也,神明不测,有触即发,未尝无动。于动时存静意,于静中寓动机,一动一静,互为其根。合乎自然,此太极拳之所以妙也。”《武当赵堡太极小架》曰:“太极拳内功至深至广,然观其各功理归一道,无非由浅入深之分解,一动一静分解而已。”我们既要认识到动静转化的必然性,又要主动地掌握和利用这种转化的规律。静动势态是互为因果的。我们常说广动中处静”,就是说动是因,静是果,动是手段,静是目的,即“动中静以守本”。又说:“静中求动”,则静是因,动是果,静是手段,动是目的,即“静中动而致用”。我们既需知晓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,更须把握“静一心而镇全局”。太极拳的动静观,即运动观,就是互为因果的辩证法。

重阳子曰:“大道之原,而功先于虚静,虚则无所不容,静则无所不应。”所以太极拳“不根于虚静者,即是旁门左道”。太极拳之修为,以虚静为本,自必要求身心内外宁静虚无,静定久之自然功劲中和,内则一心,外则一身,动静在心,分合在形。分者,生也,辟也;合者,聚也,会也。船山先生王夫之《思问录内篇》曰:“太极动时生阳,动之动也;静时生阴,动之静也。非然无动而静,阴何从生哉!一动一静,合辟之谓也。由合而辟,由辟而合,皆动也。”动之则分,分阴分阳,两仪立焉,静之则合,合太极矣,动静浑然,冲漠无朕,分合变化,无不自如,阴阳之理,悉在其中,由此可见“动静”二字,已构成了太极拳的总法,动静合练,外练内养,动静因应,动静合一,身心兼修,此太极所以珍贵也。

以“松静为体,柔圆为用之太极拳,虽以静为本,以静为体,然其立足点却在于动,以动为用,使太极拳修炼者在松、静、稳、匀、缓、合、连,不用后天拙力的太极动式中,逐渐感知动律中的静力,复从静力之中而觉知内劲,再由劲路而得悟内运之气脉。”从而由外动有为而阶及内动无为之神明境界。

太极拳以静为体,以动为用,以静为旨,以静为贵。功夫既深,心地明澈,泰然自适,不特杂念无由而生,即自己之躯壳,亦可置之度外,而臻于物我俱忘之境。此境界正如《授秘歌》歌咏:“无形无象(忘其有己),全体透空(内外如一)。应物自然(随心所欲),西山悬磬(海阔天空)。虎吼猿鸣(锻炼阴精),水清河静(心死神活)。翻江播海(气血流动),尽性立命(神气充足)。”静则浑然一气,潜如无极,静如山岳。静极生动,真气磅礴,气势如虹,动若江河。此即所谓“静生光芒,动则飞腾”。刚柔动静之间,分合得失之际,纯在斯也。太极修炼者若能悟得动静开(分)合之理,静动相须之道,自必事半功倍,早得功境觉受。

[正文]

无过不及,随屈就伸。

[校勘]

[李本](李亦畲手抄本《谦让堂本太极拳谱》),[许本](许禹生著《太极拳势图解》,年北京京城印书局出版),[如本](郝少如著《武氏太极拳》,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),[顾本](唐豪与顾留馨著《太极拳研究》,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),以及杨家藏古手抄本及[万本](工楷手抄本,因其所用十行纸印有“万县兴隆街裕兴昌印”九个字,故简称[万本])等,“屈”均作“曲”,音义无不同。

[诠释]

“无过不及”一语源于孔子“过犹不及”,“中立而不倚”。清康熙帝在《御纂朱子全书·序》中,衍化其意,用“不偏不倚,无过不及”二语来阐述“中庸名篇之义”。王宗岳引入《拳论》作为拳论之要义,其意思是“过头,不够都不可取,同样不得其正”。

过者,超过也,过分也,逾越也;不及,不到也,未至也。随者,循也,顺也,从也,舍己从人也,应随顺势而无逆也;就者,即便也,即之也。

拳之贵重,全在中和。赵安洲老师曾为笔者著作题词“禅师(指杨禄禅先师)精髓,尽在其中”,一言双关,其中之义即指中和。中和者,屈伸开合,神意相照,心肾相交,身体中定,手步规矩,劲气和顺,上下相随,“外不乖于形式,内不悖于神气”,“诚于内,形于外”,中以正其内,和以应其外。过与不及,皆为失中,失中则阳亢阴暌,精神不能团聚,内外不能如一。太极拳其屈伸开合,过劲为满而不圆则凸,病在顶抗;不及为圆而不满则凹,患在瘪丢。顶抗则生断续,瘪丢则失依随,皆失粘连黏随之意。欲求不顶不丢,不即不离,阴不离阳,阳不离阴,环而无间,浑然无迹;则应随之而屈,就之而伸,屈伸有势,伸可成屈,住亦能行,屈如伏虎,伸比腾龙,行止无迹,屈伸潜踪,随机应变,屈伸相继,毋过毋不及。即李亦畲《五字诀》之所谓“息心体认,随人所动,随曲就伸,不丢不顶,勿自伸缩”。如敌来攻,我依顺引化而屈。屈者,弯曲也,合也,收也,其小无内,谓之“随曲”;如敌来攻不逞欲退,我随势拿发为伸。伸者,抻直也,展开也,放也,其大无外,谓之“随伸”。此谓“劲以曲蓄,直以发放”,即曲中求直也。曲(屈)是规律,伸是变化,合乎规律,通晓变化,是太极拳法之精义。不能随屈谓之顶抗,不能就伸谓之瘪丢(或去离)。谨记顶抗瘪丢四病而去之,功到不即不离,粘连黏随,依归中和,太极方能屈伸开合,随手凑巧,得其环中,以应无穷。此即所谓“只要功夫能无间,太极随处见圆光”。“发气运身,务令顺遂,乃能便利从心,屈伸开合听自由”。

[正文]

人刚我柔谓之走,我顺人背谓之黏。

[校勘]

(1)[图本](吴图南著《太极拳》,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)“背”作“逆”。

(2)“黏”,[万本]、[许本]均作“粘”,为当时俗写简体字,与今之简化字一致,音义一致。

[诠释]

人者,敌也,彼也。《周易说卦》称:“立天之道,曰阴曰阳;立地之道,曰柔曰刚;立人之道,曰仁曰义。”刚者,疆志以不屈不挠也,刚强也。柔者,刚之相对也,顺也,和也,取周行贯穿圆转而绵延也。“气有强弱,势有刚柔。气强者取乎势之刚,气弱者取乎势之柔。刚者以千钧之力而扼百钧,柔者以百钧之力而破千钧。尚力尚巧,刚柔之所以分也。然刚柔既分,而发用亦自有别。四肢发动,气行诸外而内持静重,刚势也;气屯于内而外现轻和,柔势也。”太极拳刚柔之性质,主要反映在气势劲力上。拳之运动,惟刚与柔,气聚则刚,气散则柔。“太极之武事,外操柔软,内含坚刚,而求柔软,柔软之于外,久而久之,自得内之坚刚。非有心之坚刚,实有心之柔软也。所难者,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,外终柔软而迎敌,以柔软而应坚刚,使坚刚尽化无有矣!”此即谓“极柔软然后极坚刚”之刚柔的辩证和运使。

走者,柔化也,走避也,走避敌锋,以化解敌力。“走”不可“过”,“过”则“丢”。黏者,黏贴也,黏逼也。“黏”不可“不及”,“不及”则“离”。人施以刚直之劲,惟顺应其势,柔以承之。柔化象征着生机,为运化功力之基。劲之柔者,随形而体,随神而应,随机而变,随势而化,改变敌之方向,使之落空,而不能直落我身。既已走化,彼之力失其中,陷被动而至背势,我之势得其中,得主动而至顺势,人背我顺,以顺黏背,敌进我退,敌退我进,丢之不开,投之不脱,如胶着物,是为黏。能黏能走,黏即是走,走即是黏,黏走相生,走黏相乘,则应化无穷矣。此即所谓“超于象外,得其圜中”,则彼虽有力而不得力矣。

[正文]

动急则急应,动缓则缓随。虽变化万端,而理惟一贯。

[校勘]

(1)[万本]、[许本]、[澄本](杨澄甫著《太极拳使用法》,年文光印务馆出版)[炎本]、[图本]“理惟一贯”作“理为一贯”。[微本]作“惟性一贯”。

[姚本](姚馥春,姜容樵合编《太极拳讲义》,年上海武学书局出版)作“理与性惟一贯”。杨氏家藏古抄本作“而理性一以贯之”。

(2)[图本]“急应”后有“谓之连”,“缓随”后有“谓之随”。

[诠释]

“一贯”一词始见于《论语·里仁第四》“吾道一以贯之”和《论语·卫灵公第十五》“予一以贯之”。

敌急我以急应,敌缓我以缓随,以敌之缓急为缓急,不自作主张,自为缓急,自能舍己从人,粘连黏随,以资运化应随。然欲求运化得当,应随相宜,须先察敌之机势。“机者,朕兆、动机,动而未形有无之间也;势者,趋向,静势,静而已形无有之际也。”机微而势幽,若非松灵而功深,难以察之把握。故须天君泰然,缓急在心;全体松净而沉着,安逸在形。才能百体灵动,处处合拍,因应咸宜。

敌我相交争锋,兔起鹘落,劲之刚柔、急缓、方向、大小、虚实、类别,瞬息万变,故为“万端”。而我之应对之理则一,即“粘连黏随”舍己从人之理也。以不变之理,以应敌之万变,一以贯之,故谓“理惟一贯”。正如古人所云:“法有万端,理存于一”。

[正文]

由着熟而渐悟懂劲,由懂劲而阶及神明。然非用力之久,不能豁然贯通焉。

[校勘]

(1)[少本](郝少如编著《武式太极拳》,弃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)“着”作“著”,音义无不同。“着”(zhuó),“招”也,着法即招法。

(2)《太极拳真诠》“渐悟懂劲”作“渐至懂劲”。杨氏家藏古抄本无“由懂劲”三字。

(3)[炎本]“用力之久”作“功力之久。”

(4)[杨本](杨澄甫著《太极拳体闲全书》,年上海大东书局出版。)“不能豁然”作“不与豁然”。

[诠释]

“神明”一词见《淮南子·兵略》:“见人所不见谓之明,知人所不知谓之神;神明者,先胜者也。”“豁然贯通”一词源于宋·朱熹《大学章句》右传之五章言:“至于用力之久,而一旦豁然贯通焉,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,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明矣。”抑或出于清康熙帝为《御纂朱子全书·序》:“而一旦豁然贯通之为要”。

盘架,推手,大捋、散手久练不懈,自然纯熟而劲不落空,是谓“着熟”。以着法及攻防变化为主,熟练了才能有劲之体悟,逐渐了解掌握太极拳运动的规律,谓之“懂劲”。正如《太极拳论》曰:“阴不离阳,阳不离阴,阴阳相济,方为懂劲”。《李卫公问对》曰:“孙子千章万句,无外乎致人不致于人。”就太极而言,就是李亦畲所说的“先以心使身,从人不由己;后身能从心,由己仍是从人。”做到无劲非着,无着非劲,无劲非意,无意非劲,劲即是气,气即是劲,人不知我,我独知人,主动权始终控制在己手,这种主动权的掌握,就是“懂劲”。“劲之义有五,曰粘、曰连、曰黏、曰随、曰不丢顶。粘者,提上拔高也;连者,贯也,不中断也;黏者,贴也,逼也,彼进我退,而彼退我进也;随者,从也,舍己从人也;不丢顶者,言不丢,不顶,不脱离,不抵抗,不抢先,不落后,如粘,如黏,而丢之不开,投之不脱也”。此劲之义,动静刚柔,变幻无定,奇正虚实,我不自己,能黏能走,知阴知阳,应付裕如,是谓“懂劲”。

然懂劲由劲之体用中得来,体之与用,相辅相成,不能执一而偏。着熟、懂劲、神明为太极功夫之三个阶段,欲速不达,故需“阶及”。“阶”即台阶,阶梯之义。意即“一个台阶,一个台阶地登上”,是谓“阶及”。太极拳之体用有“走架为知己功夫,为体,是基础;推手为知人功夫,为用,是应用”的说法。正如沈子所说:“这虽是借用《孙子兵法》‘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’这句名言来说明走架与推手的关系,但这样解释终究是比较牵强的。虽然只练走架是无法‘知人’的,但‘知己’的功夫也一定有限的;而推手虽能‘知人’,却也包含了‘知己’的功夫。然而要达到清·王宗岳《太极拳论》所说的‘人不知我,我独知人’的造诣,走架和推手两者的勤苦练习是决不可少的‘两条腿’。”两者有机结合,始为完璧。

“由着熟而渐悟懂劲,由懂劲而阶及神明”,说明懂劲有水平之分,层次之别。“懂劲后越练越精”,才能明阴阳,明虛实,明动静,明刚柔,明太极之拳权,明太极之本然;才能主宰,才能由炉火纯青而达刚柔即济,虚实渗透,动静浑然,随心所欲,随机应变之化境。这种境界正如戚继光《拳经·捷要篇》所述:“遇敌制胜,变化无穷,微妙莫测,窈焉冥焉,人不得而窥者。”“浑然无迹,妙手空空,若有鬼神,助我虚灵。”太极至此境界,则其运动之功,既与圣人同体,又与天地同德。浑浑穆穆,全泯迹象。此即为“豁然贯通”之“神明”境界。“豁然”者,开通敞亮的样子,明白之谓;“贯通”者,融会贯通之谓。“由无所知而达无所不知,再由无所不知由臻无所知,能返其本,乃谓真知。即谓豁然贯通矣。”功夫无涯,艺无止境,此豁然贯通,登通造极之神明境界,非持之以恒,勤学苦练而不能得,即所谓“非用力之久,不能豁然贯通焉”,真是“得来不觉费功夫”。

[正文]

虚领顶劲,气沉丹田,不偏不倚,忽隐忽现。

[校勘]

(1)[曾本](曾昭然著《太极拳全书》,年香港友联出版有限公司出版)“虚领”作“虚灵”。按:虚灵,别本作“虚领”,殊不可解,“顶劲”别本作“定静”,则饶有意义。

(2)《太极拳真诠》“不倚”作“不欹”,倚通欹。[图本]后二句作“中立不依,乍隐乍显”。

(3)杨氏家藏抄本“忽隐忽现”作“忽随忽现”。

[诠释]

虚者,虚灵不昧,反乎其实也。顶者,头顶也,亦曰囟门也,道家称为上丹田,泥丸宫,素呼天门、天庭、昆仑,为“至高清虚之地”。易曰:“行其庭,不见其人。”“庭”即天庭;“不见其人”即虚也;“行”,神气流行也。所谓虚领顶劲,即“提顶”或“顶头悬”。太极拳是“四平拳”,即“心平、眼平、顶平、肩平”,心平则气正,眼平则意正,顶平则头正,肩平则身正。顶劲的要求,就是通过“心、眼、顶、肩”的顺序,在其四平身桩端正的基础上,头顶百会穴虚虚领起,勿忘勿助,若有若无,则虚灵之气自然上升,如临虚空而神贯于顶,“尾闾中正神贯顶,满身轻利顶头悬”即此意也。《十六关要论》曰:“灵机于顶,神通于背”,俗说“灵机一动,心血来潮”。可见灵机即神,系精气所化,为心之官能,发于头顶。百会朝天,天门洞开,此方寸至高清虚之地之虚领,可提挈全身,升发一身阳气,达到炼气化神之成功。正如陈鑫所说:“周身精神全系于顶,故顶劲起来,是在似有似无之机。自可免除太极拳板滞之病,而带来一片灵动,一派生机。”正如诗之歌咏:“一片灵机写太和,全凭方寸变来多,有心运到无心处,秋水澄清出太和”。

“丹田”一词,源于道家,现已作为太极拳学和气功学中的基本术语。丹田是培养精气,调理精气神之处,是精气神三妙品凝聚伏结成丹之所。

丹田之形态学定位,诸家说法不一。晋代葛洪在《抱朴子内篇·地真》里提出丹田有上中下之分,眉间为上丹田,心下为中丹田,脐下为下丹田。后代之根据精气神修炼谁为主导,其具体定位更见纷纭。如两眉间印堂、袓窍穴,及头顶百会为上丹田。亦有指脑中泥丸内,鼻准至额颅间为上丹田,称其为“乾顶”、“天谷”、“内院”、“玄关”,为炼神还虚之舍。两乳之间膻中穴为中丹田,亦有指膻中至脐间为中丹田,为炼气化神之舍。脐神厥穴,脐下一寸五分(同身寸)气海穴,脐下三寸关元穴,甚至中极穴、会阴穴均曾被认为下丹田,亦有指脐下少腹,脐下会阴之间为下丹田,为炼精化气之舍。此外尚有前丹田,后丹田,顶丹田,底丹田之说。脐下关元穴内部及其周围为前丹田,系炼精化气,后天精气归藏之处。腰间命门之域为后丹田,系先天精气寓寄之处。头顶百会之域为顶丹田,系炼神还虚及人气天气相交之处。海底会阴之域为底丹田,系真气生化及人气地气相接之处。

而太极拳学通常的见解,多以关元穴内部及其周围为丹田。如顾留馨说:“丹田即是腹部”。此亦为前丹田,而腰间命门穴为后丹田。明代医家张景岳说:“命门居二肾之中,即人身之太极,以生两仪,而水火具焉,消长系焉。”又说:“肾两者,坎外之偶也,命门一者,坎中之奇也。一以统两,两以包一,是命门总主两肾,两肾皆属于命门,故命门者,水火之府,阴阳之宅,为动气所居。”而虞搏著《医学正传》说:“命门一穴,在脊中第十四椎下陷中,两肾之间。夫两肾固为真元之根本,性命之所关,虽为水藏而实为相火寓乎其中,愚意当以两肾总号命门。”此皆太极拳论“命意源头在腰际”,“刻刻留心在腰间”之依据也。孟乃昌先生说:太极拳以阴阳为用,以圆为体,以腰为轴,命(门)之在腰,寓寄全身重心,亦寓寄肾间动气。内外相合,表里均备。其劲源动于腰,其真气亦由腰肾而发。故腰间命门穴为后丹田。”向恺然说:“太极求丹田在两腰之间,绝无疑义。”宋书铭传抄太极拳谱《三十七心会论》曰:“腰脊为第一主宰,……丹田为第一宾辅,……”即是说后丹田(命门穴周围)为第一主宰,而前丹田(关元穴周围)为第一宾辅。这是太极拳作为武术的特点所决定的,是用劲时自然形成的,也完全符合太极拳的健身原理。太极拳论说:“命意源头在腰隙(际)”,“刻刻留心在腰间”,“主宰于腰,形于手指”,“力于脊发”,“气敛入脊骨”等等,都说明腰脊为太极拳精气的源泉,是劲力的发动之处,也是气运行的始发点。当然也就是以心行气,以气运身,意气相换的起点。而太极拳是以老子“虚其心,实其腹”为炼养原则的,欲“虚心”即须“束肋”涵胸(含胸拔背),求“实腹”则须气沉丹田。气沉丹田是指意注(而非意守)小腹关元穴周围内部之(下)丹田(丹田如陈鑫所说:“如兵马屯处”,“全体之气归宿处”。现代《人体生物运动力学》认为,此为人体重心所在。)以心行气,务令沉着,使小腹有充实感。其模式如陈鑫所注:“百会穴领其全身,要使清气上升,浊气下降。清气如何上升,非平心静气不可,浊气必下降至足。一势既完,上体清气皆归丹田。盖心气一下,则全体之气无不俱下。”又说:“至于中气归丹田之说,不必执泥,但使气降于脐下小腹而已。若细研之,丹田非气之原,何以独以归此?此不过略言大意而已。若究其原,周身元气皆出于肾,肾水足则气自壮。”

然而太极拳之所谓“气沉丹田”,仅是采用腹式呼吸而使气能下行,虚胸实腹,稳固下盘的自然现象,是意注,而绝非“意守丹田”。这是因为流注则活,固守则死。同时必须指出,“气沉丹田”亦非腹部之局部要求,而是全体整体要求之境界。一呼而气沉丹田,一吸而气敛入脊骨,以气运身,务令顺遂。绝不可格外用力,勉强使呼吸与拳势配合以致憋气而造成偏差。沈子说:“气沉丹田主要是腹式呼吸横膈肌运动的作用,……在放劲时,有助于稳定重心,增强两足力量,下盘稳固,利用地面反作用力,加大爆发力,使发劲沉着松静。”其含义是完全一致的。须知腹腔乃肝脏肠胃之舍,非盛气之所,以拼命下腹充实大肚子为能,以为此即丹田气,则大谬也。顾留馨老师指出广练太极拳如果始终气沉丹田,必然是功夫越深,肚子越大,到老年时便会感到行动不便,容易气喘的现象,因之锻炼方法上,一呼一吸时腹部的时松时紧,今天应该提出来作为纠偏的一种方法。”顾氏又指出:“不论练拳或推手,当气沉丹田以意运劲略一贯于脚跟之一瞬间,决不可下蹲作势,否则会形成缺陷、凹凸、断续之病,气势一有断续,便形成两股劲,不是一股劲,更不是气势鼓荡、一气贯通。”太极拳本意为浑圆,以圆为体,以阴阳为用,太极诸劲,非圆满不灵,能圆满则活。圆而不满则凹,满而不圆则凸,皆非真圆,即非圆满,不圆满则不能自始至终一气贯通,不能一气贯通,则于太和元气终难问津。这是“气沉丹田”时所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。

偏者,偏颇歪斜失中之谓也;倚者,依托倚赖失正之谓也。偏倚是叠词,偏、倚同义。太极拳之所谓“不偏不倚”,是指太极拳“身必以端正为本,以周身自然为妙”,“立身须中正安舒”。中正者,身桩端正,虚灵内合,无所偏倚,无过不及,神自然得中之谓也。安舒者,百骸自然安适,不紧张用力者是也。如此乃可以应上下前后左右之应用,而不惧他人推倒。故太极拳视“立身中正,不偏不倚”为身法之第一要素。正如《太极拳推原解》所说:“拳者,权也,所以权物而知其轻重者也。”行拳走架、推手都是以锻炼保持自己,破坏对手的平衡为依归,立身中正,无所偏倚,方能支撑八面,静如山岳,动若江河。而欲不偏不倚,行拳走架须上以神领,虚领顶劲;下以气沉,尾闾敛垂。虚领顶劲为上,能虚领则顶头悬,神贯顶而维系于天;尾闾敛垂为下,能敛垂则尾舵稳,气注海底而联接于地。头顶与尾椎(骶)骨互逆相撑,伸展贯注,则上下一气有如冲天接地之意。通天准直,以竖其线路;纲举目张,而提挈全身。如此上下一条线,中正安舒,不偏不倚,脊通三关,自然得路也。

隐者,隐伏也;现者,显露也。所谓“忽隐忽现”者,虚实无定,变化无穷,神明莫测是也。太极拳纯以神行,不尚力气,全身意思,皆用精神。其全部意义皆以虚灵为本,以心为全体主宰,神为主帅,身为驱使。此即所谓“形为象,神为魂,意自形生,形随意转”。精神提得起,心境虚静专致,神态安逸明清,内则自然空灵清虚,明性立见,智慧顿开,经络气血通畅,精神和合,“诚于中而形于外”,在精神的启迪下,外则自然中正庄巍,百体无滞,通体松和圆融,动作轻捷,感觉灵敏,劲力通透,周转得当,自无冥顽不化,滞涩迟重之虞,此即所谓“尾闾中正神贯顶,满身轻利顶头悬”及“腹心松净气腾然”。前之所指为身体姿势之“不偏不倚”(前已有所释),后之所指为由呼吸之“气沉丹田”,而致神气运劲之“忽隐忽现”。气能沉丹田则腹心松净,而后气能腾然;气能腾然则鼓荡,而后意气换得灵。呼放而气沉丹田,吸蓄而气贴脊骨,翻江播海,开合鼓荡,此谓“拿住丹田练内功”。丹田动则无有不动,丹田静则无有不静,内动导外动,外动合同动,内气潜转,劲由内换,载沉载浮,轻灵贯串,圆浑通透,灵活变幻,忽隐忽现,自尔腾虚,神明莫测,而令人不可捉摸。如此太极拳之行功方可虚灵不昧,清明在躬,屈伸开合自由,转关自然灵动,虚实转换,无不如意。而符合“轻则伶(灵),伶则动,动则变,变则化”之太极拳之约言也。

[正文]

左重则左虚,右重则右杳。

[校勘]

[姚本]作“左实则左虚,右重则右轻。”

[图本]作“左重则左必轻,右重则右必轻。”

[诠释]

此处之“重”者,指“实”也,虚实之实。非填实之谓重也。

实者充也。惟实至虚生;实者真也,返归浑朴,培固本元;实者有也,有者始也,始极而终,终始随也;实者动也,动而生机,神活机变,分阴阳也。

虚者空也,惟空始能容,惟虚始能生实;虚者伪也,伪能隐藏,虚笼诈诱,机关转矣;虚者无也,无者终也,终而含始,往复始终;虚者静也,虚极静笃,返璞归真,合太极也。

杳者,无影无踪,无声无息是也。虚之与杳,皆虚无之义,虚无飘渺,变幻无穷,神化莫测,难以捉摸之谓。

虚实者,变化之消息,转换之机枢,谋略之法则,胜负之拳权,太极之本然。王宗岳《十三势歌》曰:“变转虚实须留意”。杨公澄甫说:“太极拳以分虚实为第一义”。陈鑫说广开合虚实,即为拳经”。董公英杰在《太极拳释义》中说:“全部太极拳之精华奥妙,尽在虚实二字之运用。”《牛连元转授之杨氏九诀·虚实诀》歌曰:“练拳不谙虚实理,枉费功夫终无成。”又拳谚云:“虚实刚柔之谓拳”。

由此可见虚实范畴的体现,就是太极拳经拳术的基本点。虚实即阴阳变化,有变化方能生技巧,有技巧乃可言拳术,倘虚实不分,则成孤阴独阳,无生长变化可言,更无能变技巧之术。所以某种意义上说,不谙虚实,即不明阴阳,即不懂动静,即不明刚柔,即不懂劲,就等于不懂太极拳。

因太极拳着着势势皆循圆运动,故动静不同时,阴阳常变换,虚实无定位,阳即是阴,阴即是阳;实即是虚,虚即是实;虚中有实,实中有虚;阴阳相贯,虚实相涵,如环无端,此即所谓“无处不太极,无处不虚实”。其人身之小天地呈上下、前后、左右、横竖立体空间之虚实。形神、姿势、动作、用意、呼吸、运劲都有虚实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太极拳运动就是虚实运动。在拳中的反映就是动者为阳为实,静者为阴为虚;出手为阳为实,收手为阴为虚;进步为阳为实,退步为阴为虚;刚劲为阳为实,蓄劲为阴为虚;黏劲为阳为实,走劲为阴为虚;手足关节之伸为阳为实,屈为阴为虚;开为阳为实,合为阴为虚;呼为阳为实,吸为阴为虚;身躯之仰为阳为实,俯为阴为虚;升为阳为实,降为阴为虚。凡此种种,可以类推。而参与运动之人体,掌腕肘和肩,背腰胯膝脚,五脏六腑九窍三百六十节,究之周身,无一处不分虚实,虚中、实中仍可再分虚实。功夫越深,能分虚实之部位越多,能分之虚实越细,无穷无尽。此即拳论所谓“一处有一处虚实,处处总此一虚实”。

太极拳学是一门偏于实践性的学科,阴阳虚实分明之境界,是功夫修炼阶及一定阶段之必然产物,非笔墨所能尽言。正如董公英杰《太极拳释义》中所言:“练拳与对敌,总不离一虚一实。虚能实,实又能虚,人不知我,妙在其中矣。全部太极拳之精华奥妙,尽在虚实二字之运用。马步有虚实,肩肘掌指有虚实,身形转换变化亦含虚实,虚实分清,自然运用自如。然虚实在练拳时则易领悟。惟施之于推手或敌对,则非经名师指导,再下苦功,实难领略也。缘练拳之虚实,乃自我之虚实,推手及敌对之虚实,则须有知彼功夫矣。在练拳而论,凡动而聚者为实。至对敌之虚实,瞬间万变,殊非墨笔可能揭橥。”

因虚实之变转,非字面之简单而难以揭橥厘清。所以拳论由浩瀚之海洋中,精提出了“左重则左虚,右重则右杳”的虚实变换的基本法则,即太极拳虚实总纲。这一法则纲要既是指导练拳自我虚实转换之基本法,亦是推手乃至对敌虚实变化之总纲。

或说:“左手实而右腿虚,右手实而左腿虚,此即为‘左重则左虚,右重则右杳’。李亦畲释曰:‘左重则左虚,而右已去;右重则右虚,而左已去’。此为左手右足或右手左足之虚实。”作如是解,固然正确,然如每着之中,必指其何者为左,何者为右,何者为虚(杳),何者为实(重),此言太滞,言之不胜其言。即有言,亦不无遗漏,且不免支离破碎。笔者窃以为,此虚实之基本法则虽泛指全体身手之虚实,其实主要是指腰之虚实之应对变转。只有这样才能抓住虚实应对变转之“牛鼻子”,而易于揭橥厘清虚实矛盾之本质。这是因为太极拳“命意源头在腰隙”,“变换在腿,含蓄在胸,运动在两肩,主宰在腰”。变转虚实全在于腰,身法之虚实变转在腰,步法之虚实变转在腰,手法之变转虚实还是在腰,一身之虚实全凭腰之虚实操控,随腰之虚实变转而变转,故谓一身之总虚实在腰,或腰为虚实之总枢纽。“此处消息(虛实者,变化之消息,转换之枢纽……)真参透,太极只在一环中(或作圆转随意运鸿口)”即是此意。

腰之虚实分清,中定自在其中。行拳走架,自我之虚实,自能权衡,稍有失中,重心偏移,两腰之虚实即“左重则左虚,右重则右杳”而自我调整,使之恢复“立如平准”。

临阵应敌,我不偏不欹,隐显无常,虚实莫测,静以待变。敌估我力在左,欲使我失去平衡,便加重于左,我则虚以待之,左腰偏沉虚化,而右随腰腿之劲以出击。彼揣我右方重而可以擒制,我即隐而漂杳,虚实易位,随机应变。总之,“左重则左虚,右重则右杳”,处处舍己从人,粘连黏随,物来顺应,随机应变,自得虚杳落空,神明莫测之妙。

又虚实者谋略之法则,胜负之拳权。即如吴公藻以为:“计者虚实之谓,‘兵不厌诈’,以计胜人也。”虚实兼到,忽见忽藏,盈虚有象,出入无方,神以知来,知以藏往。以实击虚,避实就虚,声东击西,左右宣威,虚笼诈诱,人己相参,实中有虚,虚中有实,变化犹龙,人莫能测,宜轻则轻,宜重则重,虚实分清,自臻神明。

[正文]

仰之则弥高,俯之则弥深。进之则愈长,退之则愈促。

[校勘]

[图本]作“虚实兼到,仰高钻坚,进之则长,退之则促。”

[诠释]

仰者,升而上者,上浮升起也。俯者,降而下者,沉降下落也。弥者,更加也。

仰为上,俯为下。彼浮我升,彼落我沉,粘连黏随,不顶不丢,不即不离。彼欲仰攻,我觉而引之以更高,使高不可及,脚跟浮起,凌虚失重;彼欲俯袭,我觉而沉落以更低,使深不可测,如临深渊,摇摇欲坠。此敌攻我守之对策,如设我主动进攻,则如董公英杰所言:“仰之弥高则眼向上看,心想将敌人掷上屋顶;俯之弥深,则心想将敌人打入地内。昔班侯老师夏日在村外场(场即北方收粮场地)内乘凉,突来一人,拱手问班侯老师居处,答曰吾即杨某也。其人突出大食中三指袭击,老师见场内有草房高七八尺,招手曰‘朋友请上去’,遂将其人送上屋顶。又曰‘请速下回家觅医’,其人狼狈遁去。乡人问,何能击之使上,曰仰之弥高也。有洛万子曾从班侯老师习技数年,欲试师技。班侯老师曰:‘将汝掷出元宝形好否’,万笑曰且试之,及较手,果如所言,万手脚朝天,右胯着地如元宝形,将胯摔脱矣,医疗数月方愈。万功夫甚好,至今尚健在,常曰俯之弥深利害极矣。”

进者,前进也。长者,抻舒也。退者,退却也。促者,逼迫也,局促困厄也。

敌进我退,敌退我跟,黏走相生,我顺人背,神活机变。彼近手足进而袭我,我不顶不抗渐引之以入,则其愈进而愈觉我幽远难及,虽劲力到尽头,犹不得逞,必愈见深入而愈陷恐慌。彼欲退却,我不离不弃,随势黏逼跟进,使彼觉如魍魉缠身,愈退愈不能走化,越退形势越加严重,局促而困厄。

仰之则弥高,俯之则弥深。进之则愈长,退之则愈促之境况,充分显示了太极拳因势利导,粘连黏随之高妙。

[正文]

一羽不能加,蝇虫不能落,人不知我,我独知人,英雄所向无敌,盖由此而及也。

[校勘]

[澄本]、[许本]、[炎本]、[李本]“盖由”作“盖皆由”

[姚本]“盖由此而及也”作“盖皆由阶而及也。”

[图本]作“盖皆由于此也。”

[诠释]

羽者,禽鸟之毛也。蝇虫者,细小之昆虫也。加者,增之也。英雄,古有“文以英为名,武以雄为号”的说法,“智过万人者谓之英;勇力超众,才略标青者谓之雄。”“聪能谋始,明能见机,胆能决之,然后可以为英;气力过人,勇能行之,智足断事,乃可以为雄。”所以,英雄者胸怀大志,腹有良谋,有包藏宇宙之机,吞吐天地之志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,英雄一定是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。英雄是胸怀天下的人,准确地说,英雄是那些天下为公的人,是文韬武略,智勇文武全才的人。这里泛指太极拳大家。

羽与蝇虫皆为至细至微之物,“不能加”、“不能落”者,喻太极拳至诚之道,功入至静至虚之化境,皆有不听不闻之感觉,极之灵敏。稍触即知,稍纵即逝,至轻如一羽,极微如蝇虫,均能不假思索,不烦拟议,即松化虚净而不能粘着其身而加着也,诚不期然而已然。昔传八卦掌之泰斗董公海川与杨禄禅宗师“交技”,海川公纵捉空中过雀置禄禅公之掌中,竟不能飞去。盖雀鸟欲飞,皆须有初速,感而化之,故不得其力,此即虚灵不昧之谓神之精神象征。

太极拳愈练愈精,功弥久,粘黏连随已成,自得运动知觉,方为懂劲,而后神而明之,功及化境,则得其视听“一羽不能加,蝇虫不能落”之轻灵之巧。彼之动静,我无不知,我之消息,彼难知晓,此即谓“人不知我,我独知人”。《孙子·谋攻》曰:“知彼知己,百战不殆”。故太极拳家盖由此而所向无敌。

[正文]

斯技旁门甚多,虽势有区别,概不外壮欺弱,慢让快耳。有力打无力,手慢让手快,是皆先天自然之能,非关学力而有为也。

[校勘]

(1)杨氏家藏古抄本“势有区别”作“式有区别”。

(2)[澄本]、[许本]、[炎本]“不外壮”作“不外乎壮”。

(3)[许本]“打无力”作“让无力”,“是皆”作“此皆”。

(4)[图本]无“先天”两字。

(5)[许本]“而有为也”作“而有所为也”,增一“所”字。而[姚本]、[卞本](卞人杰著《国技概论》,年上海正中书局出版)作“而有也”,则少一“为”字。

[诠释]

斯者,这也,该也。“斯技”指太极拳。或曰“斯技系指国术武道或外家拳”,则谬也。“旁门”即“旁门左道”,指“挂羊头卖狗肉”之非正宗之太极拳,当然更不用说外家拳了。故亦泛指他项拳术。“虽势有区别”,为流派不同,势式迥异。“概”者,大体也,总括也。

太极拳这种拳技的其他流派很多,其拳架姿势虽各有异,大体上不外乎以强凌弱,以快制慢(或以慢让快)罢了。有力的打辦无力的,手足慢的输给手脚快的,皆无非是凭借人之天赋自然之拙能拙力而已,而非因为学了松沉柔化,分虚实,别阴阳,舍己从人,粘连黏随,以静制动,以柔克刚之太极拳道理而“随手奏效”有所作为的关系。

“旁门”一说,正如沈子所说:《太极拳论》阐述“旁门”一段话时,或多或少带有一点“门户之见”,这里既要看到古人的历史局限性,也应予以适当地批判。这种局限性并未完全消除。论及拳技,往往多有扬己之长,讥人之短现象;或以偏概全,偌大的天下,只看到自己这一个拳术流派。当然这里面也有拳术知识的广狭问题,是应该区别对待的。总之,要解决这些问题,似乎涉及到拳德、拳风、拳知等多方面的教育问题,这也是值得武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问题。

[正文]

察“四两拨千斤”之句,显非力胜,观耄耋能御众之形,快何能为。

[校勘]

(1)[李本]、[卞本],“能御众”无“能”字。

(2)[图本]“之形”作“之情”。

[诠释]

察者,研究分析也,详推也。

“耄”,音帽,号韵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云:“八十九十曰耄”。《“匪我言耄”传》云:“八十曰耄”。《盐铁论·孝养》则说“七十曰耄”。

“耋”,音迭,屑韵。《说文》注:“年八十曰耋”。《左传》以伯舅耋老注:“七十曰耋”。《尔雅释诂》注:“八十为耋”。《左传》正义又引舍人云:“年六十称耋”。

故耄耋为年老者之称。

详推“四两拨千斤”之句,显而易见,非主张凭拙力取胜,蛮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足取的。《大小太极解》曰:“太极练法,以心行气,不用浊力(即拙力或蛮力),纯任自然。……不用力(浊力)何能有力(劲)?盖太极练功,沉肩坠肘,气沉丹田。气能入丹田,为气总机关,由此分运四体百骸,以气周流全身,意到气至。练到此地位,其力(劲)不可限量矣。”此段文字告诉我们,太极拳的练法是以心行气,不用浊力,纯任自然。巧于用力,借力打力,举重若轻是太极拳的最高境界。同时说明了丹田为气发用总机关,意到气到,气到劲至,气路即是劲路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劲就是气,故有“劲气”之说。而劲又与力有不解之缘,劲从力,劲者力之至,劲者力之曲(巛),劲者力之工(工通功),劲者力之法也,劲者力之效也,劲者力之运化也。从物理的角度看,力是劲之本,没有力就无所谓劲,劲离不开力的范畴,故称“劲力”。可见劲是力和气之媒界和纽带,劲中分力气,力现于外而笨拙,气行于内而灵动。力为直出之门,劲为曲使之道,力奋骸外以柔软,劲行体内则坚刚。从化学之角度来看,劲是精、气、神、意、力综合因素之融会贯通。这时的劲寓力之因素,但绝非力之等同,也不再是力这样简单,是力的重复了,它是力的柔化、协调、整合和统一,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。力仅以大小、疾缓、方向论,而劲则有虚实、刚柔、阴阳之属性,又具其位,且含其变。虚实阴阳变转神会,刚柔二元相摩相推,谐合一体反复变化转换,劲力就因千变万化,生生不息的演绎而“活化中和”,所以能“权物而知其轻重也”。至此时,处处舍己从人,无过不及,叫不顶不丢中讨消息;粘连黏随,引进落空,于不即不离内求玄妙。“当时而动,如龙如虎,出乎尔而急如电闪;当时而静,寂然湛然,居其所而稳如山岳。且静无不静,表里上下,全无参差牵挂之意;动无不动,前后左右,均无游疑抽扯之形。”正如陈鑫所言:“吾谓此艺甚无奇,自幼难以打到老,打到老年自然悟,豁然一贯神理妙。”功至老耄之年而“神理妙”,则“懂粘黏连随得其视听轻灵之巧”,量彼之虚实,测彼之刚柔,观其动静,得其机势;虚实刚柔,开合鼓荡,缓急快慢皆主宰由我。彼快,而快在自然本能之形,至快必有间隙,得以乘焉。我非不持快,其快在意,意在人先。用意臻密,粘黏相连,形快不及意先,快又何能为。彼有力,皆天赋之拙力,至蛮定生断续,得以机焉。我非不持力,“而规矩中用力”,劲在力前,柔软迎敌,绵里藏针,拙力难敌活劲,蛮力复又何用。故耄耋之人,劲至化境,亦能借此“四两”之力,“拨”数人之众而御敌,“显非力胜”。功弥久,粘黏连随已成,得知觉运动之妙,身随劲(己之劲)转,引劲(人之劲)落空,轻灵贯串,圆浑通透,自尔腾虚,神明莫测,知缠绵而进取,知依随而退守,缱绻卷舒,旋绕环化,皆成自然。彼有力使不上,欲动且不能,又何能快,快又能何为?

董公英杰尝言:“战定军山之老黄忠言,马老刀不老,其言甚壮。练太极者,筋骨内壮,血气充足,功夫至老不脱,人老而精神不老,故能御众人也。昔健侯老师与八九人较,众一拥而前围攻之,但见老师数个转身,众人俱已跌出,有八九尺者,亦有远至丈余者。老师时年近八十。耄耋御众,非妄言也。快何能为之快字,指无着数之快,此忙乱耳,非真快也,焉能应用。快而不失法度为真快,斯可应用矣。”

[正文]

立如平准,活似车轮。

[校勘]

(1)[澄本]、[郝本]、〖郝和藏本,原是李亦畲于清光绪七年(年)写赠其门生郝和(年~年)的太极拳谱,系李亦畲晚年用工楷缮写的三本太极拳谱之一。[郝本]封面上的原题名作《王宗岳太极拳论》,其下注“后附小序并五字诀”八个字。[郝本]由郝和传其子月如(年—年),月如又传子少如(年—年),少如故世后,由其学生王慕吟收藏。〗、[卞本]“平准”作“枰准”。

[姚本]、[顾本]作“秤准”。

[图本]“立如平准”前多一“惟”字。

(2)[顾本]“活似”作“活如”。

[诠释]

“平准”一词源于庄周《南华经·天道》,曰:“水静则明烛须眉,平中准,大匠取法焉。”

平者,天平也。见辞海[天平]条(Balance)为衡物之器械,平俗作秤。辞源[天平]条:测量重量之器械也,亦作天秤。可见“平”通“枰”。

枰者,棋盘,围棋之一局叫一枰。见辞源[枰]条:博局也,碁(棋)局亦曰枰。见辞海[枰]条:谓棊(棋)局,陆游诗“围棊客散但空枰”,由此可见“平”通“秤”似不通“枰”。而李亦畲书写的《太极拳谱》是迄今见到的最早拳谱,其中“平准”写作“枰准”。“枰准”这是“弈准”,是下棋的准则,正如沈寿老师所说,“平”亦通“枰”;“平准”作“枰准”可通。由此可见,“平准”、“平秤”、“平枰”三者可通。故王宗岳《太极拳论》作“平准”,“枰准”皆有之,武式太极拳作“秤准”。而以“平准”为最确切。

“准”轸韵。

作(1)平也,《说文》段注:“水平谓之准,因之制平物之器,亦为之准。”

作(2)均也,礼月令:“先定准直”。

作(3)击锻令平正也。(考工记)栗氏:“权之然后准之。”

作(4)颊权也,一曰鼻也。史记:“隆准而龙颜”。

所以立如平准之“平准”为叠词,平之与准,皆是衡器。平即天平或天秤,准即水准仪之类制平物之衡器,平准同义,如《淮南子》云:“道至高无上,至深无下,平乎准,直乎绳,圆乎规,方乎矩。……”故“立如平准”可解作“立身中正,像秤准那样的平准而中正不偏。”此其一也。

平仍作天平、天秤解,准作“准头”解,人平之准头在头顶因门。《太极平准腰顶解》曰:“顶如准头,故云顶头悬也。两手即平左右之盘也。腰即平之根株也。立如平准,有平准在身,则所谓轻重浮沉,分厘毫丝,莫不显然可辨矣。”则把人体拟作天平,有天平准头之在身,就能“权而知其轻重者”。此其二也。

又见辞海“平准”条:均平赋韦曰平准。《史记平准书》索隐:“大司马属有平准令,以均天下郡国输敛,贵则粜之,贱则籴之平赋以相准,输归于京师,故曰平准。”显然有均平补偿之义。亦可为拳论检释之参考。此其三也。

“立如平准”提出了“虚领顶劲,不偏不倚”犹如平准之标准。上虚领顶劲,中守重心,下正尾舵,则虚灵内合,身桩端正,中正安舒,不偏不倚,脊通三关,自然得路也。

“活似车轮”则是“气沉丹田,忽隐忽现”劲气灵动犹如车轮之标志。主宰在腰,劲气鼓荡,浑灏流行,周流六虚,阴阳贯串,环连环错,环起环落,环内环外,连环套绕,曲曲相通,如环无端,超乎象外,得其寰中。则“圆妙庄严,灵活无滞,周身法轮常转不已,太极随处见圆光矣。”

立如平准而后活似车轮,立如平准是活似车轮的先决条件。太极拳枢纽在腰,腰为一身之主宰,腰能松能塌能虚则活,腰活则全盘皆活。源动腰脊,腰动则无有不动,视动犹静;腰止则全身皆静,虽静犹动。一动则动若车轮,言其滚滚,川流不息;一静则静如山岳,言其巍巍,沉稳弥坚。“静则稳如泰山,动则拳弥六合”,“车轮两命门,一纛摇又转”。即此意义。

[正文]

偏沉则随,双重则滞。

[校勘]

诸本均同。

[诠释]

偏者,侧也,边也,指一端也;随者,从也,舍己从人,随人之势以为进退也;双重者,阴阳不明,虚实不清之谓也;滞者,凝也,积也,止也,凝聚而不流畅也。

推手或应敌,彼我相黏,两力抵抗,不让分毫,是为“双重”,“填实”之谓。纠缠不休,争持不下,是为“滞”,“迟涩”之谓。其结果必然是劲涩气滞,冥顽失灵,导致因不能运化而丧失变化之潜力,大力胜小力。是皆未能明偏沉松化之理。所谓偏沉,即前之所述“左重则左虚,右重则右杳”。若一经黏手,即能“左重则左虚,右重则右杳”,以虚避实,以实击虚,虚实易位,粘黏随运,随机应化,则自能得偏沉顺随之妙,解双重滞涩之弊,而“触之则旋转自如,无不得力”矣。此即拳谚所谓“偏沉为得巧,双重是拼力”。

[正文]

每见数年纯功,不能运化者,率自为人制,双重之病未悟耳。

[校勘]

[万本]、[李本]、[顾本]、[如本]“率自”作“率皆自”。

[姚本]“率自为人制”作“率自为人所制者”。

[董本](董英杰《太极拳释义》年中华商务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出版)无“率自为人制”句。

[诠释]

纯者,专一不杂也。率者,大抵,大概,大略也。

太极功夫之难成,除亏于勤恒外,多失于法度和悟性。每每见到有人,专心致志,苦心治技若干年,练习可谓纯熟。然一朝交手,全然不能运用柔化,遍体僵塞,虚灵荡然,体用无方,变化全无,处处受制于人,依然如门外汉者。皆因双重之病仍未彻悟之故呀。

[正文]

若欲避此病,须知阴阳。黏即是走,走即是黏;阴不离阳,阳不离阴;阴阳相济,方为懂劲。

[校勘]

(1)[万本]、[炎本]、[李本]、[杨本]皆无“若”字。

(2)[炎本]“须知阴阳”作“须知阴阳相济”。

(3)[杨本]无“黏即是走,走即是黏;阴不离阳,阳不离阴”句,仅作“须知阴阳相济”。

(4)[李本]、[杨本]、[顾本]、[郝本]“阴不离阳,阳不离阴”作“阳不离阴,阴不离阳”。义无不同。

(5)[图本]“阴不离阳,阳不离阴,阴阳相济”作“刚不离柔,柔不离刚,刚柔相济。”

[诠释]

欲避“双重”之弊,须知阴阳,阴阳是太极拳生变运动的高度概括,是太极拳运动秩序与混沌间一种一分为二,合二而一的对立统一的变化规律。

阳是创造与秩序,阴是顺承与混沌,秩序中总会有混沌的可能,混沌又可凝合秩序。也就是说,序可化为非序,非序中又有序,此即为秩序与混沌的变化,亦即阴阳的变化,相生与相成。

太极拳阴阳相生的运动观,其基本内容为:

1、阴阳的对立。太极拳“往复分阴阳”,存在着虚实、开合、刚柔、动静、黏走等对立的两个方面。故阴阳即虚实、即开合、即刚柔、即动静、即黏走。

2、阴阳的互根。即阴阳的对立统一,互相依存,“阴赖阳以化,阳赖阴以成”,阴阳既济,互为生化,阴阳合德之谓也。

3、阴阳的消长。阴之与阳,其平衡是相对的,一方的消长、变化、消亡、不足,就必然影响到另一方面,引起另一方的滋长,旺盛;反之亦然。太极拳之运动,动之始则阳生,运之极则阴生;静之始则柔生,静之极则刚生。即此义。

4、阴阳的转化。阴阳两方面发展到一定程度,可以向其对立的方面转化。“阴之与阳,惟极乃复,阳极则阴,阴极反阳”,“阴阳互为其宅,相与体用”。

太极拳之最深奥神秘之处就在于阴阳,“一阴一阳之为道”。阴阳中含相对相反之义,含柔刚、虚实、开合、黏走、吞吐、屈伸于其间,而未尝失其所以为太和,则阴阳相济,刚柔相乘,而变化生焉。变化者,吞吐蓄发之象也;变化者,动静开合之势也;变化者,虚实方圆之韵也;变化者,拳权刚柔之劲也。虚实渗透,黏走相生,刚柔既济,动静浑然,阴阳合德,是为阴阳互济。其体在劲,劲之为义有五,曰粘、曰连、曰黏、曰随、曰不丢顶。粘者,提上拔高,擎起彼动借彼力也;连者,贯也,不中断也;黏者,贴也,留恋缱绻,彼进我退,而彼退我进也;随者,从也,舍己从人也;不丢顶者,言不丢,不顶,不脱离,不抵抗,不占人先,不落人后,如粘如黏,而丢之不开,投之不脱也。能粘黏,则连随,是谓粘连黏随;能不丢顶,则能引化,是谓走。黏即是走,走即是黏,黏走相生,进退相依。动静刚柔,变幻无定,奇正虚实,我不自己,能黏能走,知阴知阳,融会贯通,顺机随势,应付裕如,是谓懂劲。

[正文]

懂劲后,愈练愈精。默识揣摩,渐至从心所欲。

[校勘]

诸本均同。

[诠释]

“默识”一词出自《论语·述而第七》“默而识之”。“揣摩”一词出自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“苏秦乃夜发书……以为揣摩。”

太极之途即懂劲之途。练习拳架、推手、大捋及散手,日日灌输,终日乾乾,进而不止,日新不已,功苦日久,自然“由着熟而渐悟懂劲”,而入太极懂劲之门。盖劲以积日而有益,功以久练而后成。入门后,仍躬行实践,不可稍有懈怠,则必“愈练愈精”,再加“默识揣摩”,更可精益求精。默识者,暗中记诵老师身传口授之拳旨心法,存储于心而不忘也。揣摩者,测度其身手动作之意,探求比附,期得其真义而与之相切相合也。如此“真识力久”,由登堂而入室,登堂犹浅,入室为深。功夫既深,接及神明,百骸筋节自相贯通,上下表里不难联络,“捶自心出,拳随意发”,“心气一发,四肢皆动,足起有地,动转有位”,心之一动,百骸无有不动,心静则百骸皆静,一动则分阴阳,一静则合太极,屈伸开合,无不从心所欲听自由,太极自臻大成矣。

[正文]

本是舍己从人,多误舍近求远。

[校勘]

诸本均同。

[诠释]

太极拳运动“无外乎制人而不制于人”,即李亦畲之所谓“先以心使身,从人不由己(或作从人不从己);后身能从心,由己仍是从人”。即舍己从人。舍己从人者,随人而动,黏则相随,走则引化,黏走相生,进退相依,彼不动,己不动;彼微动,己先动,不自主张,后发先至之谓也。动而后,则有机可乘,有势可随。随彼之势,乘彼之机,使彼落空以制彼,是谓从人则活。故舍己从人是为近。

所谓舍近,就是放弃以静待动、舍己从人的原则,主动寻机,盲目行动;奋力如牛,硬顶硬抗,不知虚实,不知黏随,不知变化,是谓由己,即自作主张。由己则滞,动辄制于人。故由己而为远。

杨公澄甫常言:“由己则滞,从人则活,能从人便得落实之妙,由己反不能由己,能从人便能由己。”即此义。而常人多误舍近而求远。

[正文]

斯谓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,学者不可不详辨焉。是为论。

[校勘]

(1)[李本]、[杨本]、[许本]、[姚本]、[顾本]“斯谓”作“所谓”。

(2)[李本]、[杨本]、[许本]、[万本]、[顾本]“谬以千里”作“谬之千里”,义无不同。

(3)[李本]、[杨本]、[许本]、[顾本]“是为论”作“而为论”。

(4)[姚本]、[微本]、[徐本](徐致一著《太极拳浅说》年上海文华图书印刷公司出版)无“是为论”三字。

[诠释]

“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”句出自《礼记·经解》:“《易》曰:‘君子慎始,差若毫厘,谬以千里’”。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:“正其本,万物理,‘失之毫厘,差之千里’;故君子慎始也”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故《易》曰:‘失、之毫厘,差之千里’”。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故《易》曰:‘差以毫厘,谬以千里’”。李紫剑先生认为,在清人著作中先见于袁枚《随园诗话卷二·四一》,医院汇编的《医宗金鉴·灵枢经》条目中。

太极拳精微巧妙,分寸毫厘,不可有丝毫差池。其拳技战术原则是“舍己从人”,而常人“多误舍近求远”,这就是俗话说的所谓“差之毫厘,谬以千里”了,学拳者不可不加以详细辨析啊。正如前贤所云:“获得真诀好用功,苛不详为辨别,则真枉费工夫矣。”故作此论。

[万本]、[微本]篇末皆有注评:

[正文]

此论句句切实,并无一字敷衍陪衬,非有夙慧,不能悟也。先师不肯妄传,非独择人,亦恐妄费功夫耳。

[校勘]

(1)[姚本]“无一字敷衍陪衬”少“敷衍”二字。

(2)[姚本]“非有夙慧”作“非有夙慧之人”。

(3)[姚本]“不能悟”作“未能悟”。

(4)姚本“妄费功夫”作“枉费工夫”

[诠释]

此论大法悉备,句句切中要窍,绝无一字敷衍,是非聪明智慧之人,不能领悟体会。先贤不肯随便传授,不仅仅是择人而授,亦恐传非其人而枉费工夫啊。(全文完)

推荐阅读:沉香是什么味道,到底有多少种味道?

推荐一个武术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tystny.com/tjqtd/tjqtd/12776.html


当前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