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怀瑾不仅仅是国学大师,还曾筹建金温铁路

提起南怀瑾,有人说他是“神棍”、“大忽悠”,还有人说:“他的书适合未开化的文盲”。

但是,他的书每年售出却有近百万册,信徒遍布全球,究竟是什么缘故让他声名有着如此大的落差?

南怀瑾出身富商家庭,他的父亲是清末著名富商南正裕。

南正裕老来得子,对儿子是寄予厚望,将南怀瑾送进了私塾之中,希望他能学有所成。

但是那时候的南怀瑾在学习上一点兴趣都没有,而且还在小学毕业考试的前一年,偷偷练起了武术,也正是因为如此,他的学历才是小学肄业。

因为南怀瑾刚开始练武是背着家里的,所以并没有人教,只是自己按照武侠小说里的图瞎练。

但“常在河边走,哪有不湿鞋”。有一天,南怀瑾躲在楼上按照图谱练功时,不小心从梁上掉了下来,而这也惊动了他的父亲。

就这样,他偷学武术的秘密被发现了。

但出人意料的是:南正裕发现他的秘密后并没有指责他,反而还给他聘请了一个武师来教他学武。

在他学武期间,南正裕还给他找了一名学识渊博的老师叶公恕。

当时的南怀瑾体弱多病,经常吃药,所以发现儿子偷偷练武后,南正裕并没有生气,反而觉得这是好事。

但南正裕万万没想到,南怀瑾从此便痴迷上了武术,在家乡浙江乐清一带,他先是学了“硬拳”。之后,他便自行前往各地寻找武学大师,学习武艺。

而且,痴迷练武的南怀瑾,曾经在一场全国性的武术比赛中拔得头筹。

之后,南怀瑾还进入了四川成都中央军校之中担任教官。因为表现优异,曾有政界人员邀请他担任秘书,但南怀瑾对是政治一点兴趣都没有,所以婉拒了邀请。

随后他进入了金陵大学研究院,专门研究社会福利,这是他的最高学历。

与此同时,他的武术境界不断提高,但就在这时,南怀瑾突然发现自己学的武艺虽多,各门各派都有,但他都只是初窥门径而已,并不是说真正精通哪一门。

认识到自身在武术上的重大不足后,南怀瑾下定决心,一定要学一个“绝技”。

之后,年少的南怀瑾先是去了杭州,后来又去了成都、重庆等地,一路上他遇到了许多奇人异事。

直到年,当时已经27岁的南怀瑾拜了一名河南拳师做师傅,师傅传授他一门名为“十三大法”拳术。

要说这十三大法乃是太极拳中,演变出来的十三个招式,不刚不柔,但是这些招式却杀伤力极大。

这时,自年幼时便开始练武的南怀瑾迷茫了。他问自己:我学这些武术究竟要干什么?是要将它们发扬光大吗?

可是若这些武艺被道德败坏的人学去,他们动辄伤人性命,自己不就是罪魁祸首吗?

在那之后,南怀瑾便有了弃武的想法。

那段时间,南怀瑾的心里一直被悲凉笼罩着,扪心自问,若是你费尽心思奋斗了十余年,好不容易走到了头,却忽然发现自己走的路是错的,谁的心里不悲凉呢?

但就在南怀瑾迷茫之时,忽然遇到了自己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恩人,他就是袁焕仙。

袁焕仙是四川当地著名的禅宗大德之士。二人刚刚相识,就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,虽说袁焕仙比南怀瑾年长31岁,但这巨大的年龄落差并没有影响两人成为知己。

成为知己后二人几乎是无话不谈。当南怀瑾对袁焕仙说看到这些年国内连年战乱、百姓民不聊生极度痛心,他哀叹自己没有能力救人民于水火。

袁焕仙听后说:宗教的意义就是帮助人们脱离现实,从而实现灵魂的超脱。

南怀瑾听后顿时便明悟了:原来自己帮助世人的办法,并不在武学中,而是在宗教上。

当即,他就向袁焕仙表示:他想要了解佛学。

当他在袁焕仙的帮助下了解了佛学后,南怀瑾才知道:原来佛理是如此的浩瀚无边。

之后不久,南怀瑾就在袁焕仙的帮助下拜了虚云法师为师,从此便开始了潜心修道悟禅之路。

之后的三年,南怀瑾闭关修习佛法,在虚云法师和袁焕仙的指导下,南怀瑾把佛学一些经典和道藏与自己的一些经历结合起来,将它们彻底读透了。

掌握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后,年纪轻轻的南怀瑾开始混迹于佛教圈,在这期间他先后跟随过大愚、普钦等佛教大师。

这些佛教大师对南怀瑾的影响非常大,他们的所言所行甚至影响了南怀瑾的一生。

但当时的南怀瑾也十分迷茫,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做。好在,虚云法师点拨了他,暗示他入世。

南怀瑾当即便知晓了虚云法师的意思,于是没过多久就拜别了虚云法师。

年春,南怀瑾离开大陆前往了台湾,分别在中国文化大学、辅仁大学等多个大学讲学。

而这也正是南怀瑾入世的开始,但是刚刚入世的他并未引起任何人的重视。

也就是在这时,南怀瑾娶了第二任妻子杨晓薇,同时也有了孩子,孩子出生以后,他们的经济状况也一度非常拮据。

年,南怀瑾在经济条件十分拮据的条件下出版了《禅海蠡测》一书,但是这本书出版以后竟然一本也没卖出去。

之后南怀瑾一边照顾幼子、一边写书,凭借惊人的记忆了完成了《楞严大义今释》、《楞严大义今释》两本巨作。

书出版以后,仍旧是一本都没卖出去。后来倒有个商人出钱买了一批,谁知这商人是个肉商,把书买回去后居然是用来包肉的。

年,大文豪胡适读到了南怀瑾的《楞严大义今释》后,大为赞许,这让南怀瑾有了些许名气;与此同时台湾的经济逐渐复苏,南怀瑾早年的一些经历也开始在外传播开来。

这让他在众人眼中俨然成了一名传奇的隐士。

年,在张其昀的聘请下,南怀瑾担任了中国文化大学教授,同时还兼任礼学院院长。

不久以后,南怀瑾在台北辅仁大学开设了《易经》课程。

讲课时,他把自己几十年的经历都融汇进了课堂,这样的课程自然而然地就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追捧。

在这之后,邀请南怀瑾讲学的公立团体和社会团体等也越来越多。

年,在台湾如日中天的南怀瑾居然受到老蒋父子的邀请,让他前往军队中做演讲。

就这样,南怀瑾也得到了台湾一些政要名流的推崇,无数的达官显贵也借机拜在了南怀瑾的门下。

而就在这时,南怀瑾忽然发现:自己的学说只是被上层人吸纳到了,并没有被大众所吸收。

后来,南怀瑾在深思熟虑之后完成了《论语别裁》的撰写,这本书与以往各类出版书不同的是,这本书全部用一个个历史故事展开。

这本书一经出版便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,就连香港、新加坡等地也争相翻印。

自此,南怀瑾的影响开始向大众延展。

也正是因为他走的这条路不受各种学术规则的束缚,所以他也因此遭到了许多学者的指责与辱骂。

甚至知名作家、学者李敖曾在自己的书中评价南怀瑾说:南怀瑾就是个骗子、完全是在胡说八道。

无论其他,南怀瑾对祖国和人民的感情是很深,为国家建设出过大力。

早在年的时候,他就曾写下了:“忧患千千结,山河寸寸心。谋身与谋国,谁解此时情”。

这首诗将南怀瑾渴望文化复兴,与祖国统一的心愿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年,温州市副市长方善足趁着改革开放,带领经济代表团外出考察。

南怀瑾知道这件事后,立刻设宴款待家乡代表团。

当宴席上的众人谈到温州的发展时,南怀瑾当即便主动提出修建金温铁路,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。

其实早在年,国父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建造金温铁路。但由于国内多年的战乱,再加上投资过于巨大,这才拖了几十年的时间。

随后,南怀瑾便开始夜以继日地研究如何建设金温铁路,写出了《对金温铁路的浅见》一书。

年11月,由南怀瑾牵头的浙江金温铁道开发有限公司成立,虽然这并不是合适的生意,但是修建金温铁路的目的是为国家和人民造福。

为了解决资金的问题,南怀瑾用其优秀的资本运作,和社会资源整合的能力,使得金温铁路终于再次动工兴建。

金温铁路全线贯穿浙江西南山区,这里不仅地质条件特别差,而且地形十分复杂,所以施工难度特别大,但是经过人们的不懈努力,历经六年光阴,金温铁路终于建成通车。

金温铁路的建成,便利了温州的交通运输,也因此让温州成为了贸易转运中心,这让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。

东南地区的交通线路也得到改善,对温州乃至东南沿海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。

金温铁路建成后,南怀瑾放弃了自己,在建设铁路之中应得的利益,只是选择将自己的本金收回,这种行为令人由衷地感到钦佩。

南怀瑾说:“你们说想要建铁路,我就帮你们把铁路建好了。借余生,我想为我们中国人修一条大路,这一条路,就是文化大陆”。

由此可见南怀瑾先生的爱国之心是多么的浓烈,而且南怀瑾也非常希望祖国实现统一。

早在年,南怀瑾离开美国前往香港定居还没有一周时,时任全国政协常委、民革副主席的贾亦斌就来拜访南怀瑾。

贾亦斌与南怀瑾很早之前便已经相识,当年还曾经一起在四川成都中央军校任职。

只是后来内战爆发,南怀瑾选择离开大陆前往台湾,而贾亦斌则是参加了中国共产党,自此二人便没了联系。

过了四十年,二人再次相见,都已经是垂垂老矣了。

忽然见到多年前的好友,南怀瑾非常感慨。贾亦斌则是开门见山地说出了他此行的目的,希望他能成为两岸关系的传话人。

南怀瑾为了早日实现两岸统一,当即便答应了贾亦斌的请求。

年到年,海峡两岸在南怀瑾的推动下,一共进行了9次会谈。

在年6月时,南怀瑾还亲笔起草了《和平共济协商统一建议书》。

在这之后,南怀瑾便退出了两岸密使的会谈,而双方经过几次会谈后,双方达成了“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”。

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九二共识,这个共识也一直成为两岸谈话的基础。

86岁那年,南怀瑾终于回到了大陆。

在此之后,南怀瑾先生便一直生活在江苏吴江,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他创办的太湖大学堂。

直到年9月,南怀瑾的身体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征兆,他的学生见状,医院。

经过医生的检查后,南怀瑾就淡然自若地活动身体、整理衣容了。

学生们看出他不想被打扰,于是就退了出去,但意外的是在一位弟子收拾洗漱用品时,他说“老师内部像是有个开关关掉一样”。随后,南怀瑾便没了呼吸。

南怀瑾在晚年曾说过:“我今年活到九十岁了,我的一生八个字:‘一无所成,一无是处’,还国学大师呢!那个‘大’字上面多一点吧,‘犬’师,狗师差不多!我真的很反对这个过誉的名称”。

南怀瑾一向以平常心示人,面对赞誉和荣耀,他向来视之若鸿毛。

晚年的南怀瑾,没有了以往的意气风发,但不变的是,那颗致力传播中华文化的心。

通过南怀瑾,我们或许可以感受到那个早已被世人抛弃的世界观和人生观,也许能感受到传统意义上,人们追求的精神境界是怎么样的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tystny.com/tjqpb/tjqpb/15201.html


当前时间: